故宫博物院日前召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故宫博物院平台阶段成果发布会,发布有关甲骨保护与整理、甲骨艺术研究等方面成果。其中,《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中的“马衡卷”“谢伯殳卷”,是“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科研成果,在甲骨保护与整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共同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简称“古文字工程”),组织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参与第一批古文字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立工作。两年多来,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支持3家平台建设单位持续开展甲骨藏片整理、研究、活化利用和馆藏金文整理汇编、馆藏古文字研究稿本研究以及社会公益宣传教育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加强保护整理
不断开辟甲骨文研究新空间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研究对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文字工程3家平台建设单位都拥有丰富的甲骨藏量及充分的科研能力,具备开展甲骨整理研究的资源优势。目前,国家图书馆馆藏殷墟甲骨3.5万余片古,约占存世总量的1/4,是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故宫博物院的甲骨藏量居世界第三,且大多数未公布。近年来,国家图书馆持续推进甲骨、金石拓片、古文字稿本、古籍等古代语言文字载体的入藏、修复和整理出版,扎实推进“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保护与研究”“国家图书馆藏金文拓本汇编”“国家图书馆藏古文字研究类稿本研究”3个子项目工作。今年2月15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到故宫博物院就“古文字工程”相关工作开展调研。3月10日,在2023年度古文字工程部门协同机制扩大会议上,故宫博物院作为代表介绍了工程取得的成果。目前,故宫博物院已完成《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马衡卷”“谢伯殳卷”的出版工作,其中,前者入选2022年度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推荐名单;《故宫博物院古文字论集(第一辑)》等3个专著完成了二校工作;“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保护”“故宫博物院藏有铭青铜器整理与研究”“故宫博物院藏陶文汇编”项目持续推进,各子课题进入影像采集、文物信息整理阶段;“甲骨形态与缀合再研究”等4个专项研究持续开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制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古文字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26-2030)》,围绕“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整理与研究”等研究项目开展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多篇古文字研究领域学术论文,包括《叔虞封地探索》等,并针对甲骨文、金文的数据采集处理工作,构建馆藏古文字研究数据库。
同时,古文字工程3家平台建设单位都已展开数字化探索。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古文字数字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该项目工作将纳入“数字故宫建设项目”,补充古文字类文物影像及附属信息、确定适用数据范围,同时探索打造“古文字文物AI”和线上小程序。国家图书馆则建成“甲骨世界”等专题数据库,还通过“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用网络文学活化古老汉字,结合新技术、新手段,让甲骨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在推进古文字资料和研究成果数字化平台,并计划推进建立古文字元数据规范、设计数据资产结构、建设字形库等。
创新宣传推广
促进甲骨文活态传承
近年来,古文字工程3家平台建设单位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及相关展览、学术研究成果等,打造了一系列古文字方面的教育宣传推广活动,取得良好成果。
2022年,国家图书馆开展了“古籍守护公益项目”系列传播活动,参与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相关节目制作,向公众普及甲骨文与古籍知识。同时举办“汉字与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面向高校学生、社会公众,普及古文字、传统文化知识及古文字工程研究成果。故宫博物院开展“古文字文物活化宣教活动”等3个合作项目古,举办了不同知识层次的古文字科普讲座17场,推进《宫猫的古文字奇遇》绘本项目工作。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甲骨文课程进校园,推广甲骨文系列实践课程,开展古文字课程研发线上培训工作,开展古文字科普讲座,开发古文字系列文创产品,均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国博还计划与电视媒体联合打造覆盖全球华人的电视节目,阐释古文字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出古文字主题文化长廊,在广场LED屏投放古文字项目视听资料,运用AR、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进行伴随态传播创业项目,同时开发舞台剧或情景剧,创作分别以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字为主题的3部舞台剧,阐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史。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