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 展示经典艺术|传播文艺精品
音频审核:欢颜
小年
作者|克兰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在我们当地可是人人皆知。小年是我国汉族人的传统节日,它的来历有不少的说法,在我小时候,我父亲爱讲故事,也是哄我们在晚饭后不要出去玩,坐下来在煤油灯下陪着父亲一起干活,磕玉米棒子或是磕棉花种等,听父亲说,过小年是从商朝时代传到现在的,古代有民俗传说,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家小年过腊月二十三,平民百姓过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过腊月二十五。
像我们老家,在南宋以前受官家影响,小年就随着官家过腊月二十三,听说南方人是过腊月二十四,而渔民和一些水上谋生的那些船家们,还是过腊月二十五。我在海边长大,接触渔民比较多,渔民过腊月二十五我是知道的。
无论在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致的。
上小学时,差不多都是腊月二十二学校放寒假,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就跟着大人一起忙活,小年这天晚餐是一家大团聚,有美美的大餐,虽然还没穿上过年的新衣服,但吃的和大年三十差不多。
记得1965年的腊月二十三这天,早晨早早的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首先是换灶王爷爷灶王奶奶的画像,家家都买这样的画像,大人们买这画不叫买,叫请灶王爷,请来后就恭恭敬敬得把画贴在灶台的上方,两边贴上对联,那时我家的对联是我哥哥写,哥哥工作后这年就成了我写了,我是比着前一年的对联抄写的,那年刚学过了写毛笔字,字写的歪歪扭扭的不好看,可省的出去找人写,找人欠情欠意不说,去请人家写字可不能空着手是吧,总得拿点吃的或是买盒烟,自己写呢就省事了,好看不好看的凑付着用吧,那时农村有文化的人不多,所以邻里婶子大娘都来找我写,记得上联是“上天去多言好事”下联是“下界来广带金银”横批是“一家之主”。
贴好对联后,下午就开始准备供品了,首先最主要的还是糖瓜,家家都买糖瓜,得供上一大盘子,有的确实没钱买的,就烙几个糖火烧,意思是让灶王爷多吃甜点,吃的嘴甜甜的,上天见了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时,嘴巴甜甜的,多说好话,博得玉帝的满意,到除夕灶王爷回来时,自然会带回玉帝的赏钱,把金银财宝带回来,这一家在新的一年里,又是风调雨顺,财源滚滚。
记得那时我们那里,家家都在腊月二十三晚饭前,在正门厅内,摆上供桌,上面满满的贡品,有鸡,有鱼,鸡是自己家养的,鱼是海边捞的,有一块方方正正的酱香猪肉,肉很小,在小碗里正好,看着真馋人,还有方方正正的一块豆腐,有几盘炒菜,总之凑够七碟八碗,主食就是杂面条,这个杂面条是必须有的。据说,灶王爷年轻时,娇生惯养,游手好闲,正事不干,妻子劝说不听,还把妻子给休了,他把贤惠漂亮的妻子休了之后,家境就败落了,不光穷困潦倒,他还瞎了双眼,父母双亡后橙,他到处乞讨,流落街头。不料想在寒冬腊月,要饭沦落他乡,冻饿晕倒在了前妻的门前,被妻子认出救回家,给他梳洗干净换上棉衣,还给他擀了杂面条,他在吃面条时,听到了很熟悉的话音,当他听出是抛弃的妻子后,当时羞愧难当,一头撞死在灶塘前,玉帝见他悔恨而死,觉的他还有良知,又加上他死在灶台前,就封他为灶神,从此保佑这家衣食无忧,风调雨顺,灶王爷临死前吃的是杂面面条,所以贡桌上必须有一碗杂面条子。把贡品摆好后,就开始放鞭炮,燃纸香,这时我母亲会虔诚的跪着烧纸燃香,我父亲打着灯笼,各个屋里都去照一照,我扯着父亲的衣角紧随其后,父亲还念叨着“东屋里照,西屋里照,蝎子蚰蜒都上庙。”意思是,告诉所有的虫虫羽羽都走吧,快过年了,我们要大扫除了。烧完纸再过十来分钟,就送灶王爷走了,一家人都送到大门口,记得父母还拜了拜说:“灶王老爷上西天,骑着马,拿着鞭创业项目,带上糖瓜和纸钱,上天去多言好事,回家来广带金钱”。然后一家人随着父亲的灯笼回家吃饭。
这晚的饭菜,和过年一样,特别的丰盛,真的是小年似除夕。
过了腊月二十三,家里就开始忙活了,每年我父亲这个时都是日夜在生产队里忙着做豆腐,差不多每家分一份豆腐,大约四十斤左右,家里就是我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干活了,腊月二十四推碾,推磨,准备精细的面粉,过年包饺子,蒸大白馍馍用,蒸的馍馍又大又白,中间还点一个红点儿,是准备走亲戚用的,推碾压的粘米面,蒸出年糕来又粘又滑,香味迷人,这一天推磨道碾的不住下,累的两条腿都走不动了。到腊月二十五是大扫除的日子,母亲说这天是屋的生日,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墙上贴上漂亮的年画,到晚上跟着母亲剪窗花,剪门钱,我母亲的剪工,真是三里五庄数第一,那时谁家结婚办喜事的,都来找我母亲剪顶棚的花,那花剪的真是好看,每间屋的顶棚中间,都有一张红纸那么大的剪纸画,有五福捧寿,有五子登科的,龙凤呈祥的等等,四个角都有角花,名字也很好听,什么蝴蝶双飞,鸳鸯戏水,蝙蝠如意,观音送子,双喜临门多子多孙……,张张都活灵活现,颜色搭配的也好看,真的很美。可惜这剪工我们姐妹几个都没有传承下来。我母亲剪的门钱,窗钱都非常漂亮,四邻八舍都来要。那时不能卖,卖就是投机倒把,所以都是白搭工还白搭花纸。
打扫完卫生,就开始蒸炸准备过年的饭菜了橙,小时候真的很盼着过年,过了小年后,几乎天天吃好吃的,那时感到真的好幸福好幸福。每天蹦蹦跳跳,笑声朗朗。
在我的记忆里,那年是生活好转后第一次大过小年,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在1966年以后,这些风俗就成了四旧,没人敢再挂灶王爷画了。但小年还是没有忘记过,随着条件的好转,杂面条改成了杂面饺子,记得我母亲在小年这天晚上,吃饭时总是偷偷的盛上三碗饺子,放在锅台的上方隔板上,就当供灶王爷了,饭后赶紧撤下来,怕人看到。从此后,传统的祭灶没有了,在人们的意识中对小年也就淡化了一些。
现在过小年就简单多了,因为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吃的和过年一样,小孩子也不那么盼年了。但过小年还是都要过的,就是没见到有祭灶王的,只是吃水饺,放鞭炮,有的还买一些糖瓜,家家都有一次小团聚盛宴,主要意思是,过小年了,大年近在眼前,要为过新年做准备了,在外打拼的人们,也要准备回家了。
社会各界人士也都开始忙活起来了,特别是各社区,都会通过各种民俗,搞扮玩活动,庆祝一年来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表达对未来一年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马上过年了,在外打拼的人们,要准备回家和家人团聚了,祝游子们一路平安!
祝所有人:新年快乐,阖家团圆,喜笑颜开,幸福美满!
谢谢你文末点亮“在看”以示鼓励!
审核:仙子
作者简介:王克兰 网络昵称,克兰.冰欣,爱好文学,现代诗词,诗歌,创作诗歌,散文500余篇,在各平台发表,创作《溃口》看世界文刊中获得优秀创作一等奖。《我的彩礼三转一响》获得山东理工大学“记忆三转一响”有奖征稿创作三等奖。平台发表散文.诗歌200余篇。箐橙园签约作者。
主播简介:致良知,现居济南。知务书院院长,诵读爱好者。箐橙园签约主播。
总编:欢颜
箐橙园文创团队:
编辑、审核、图文、配诵
朗诵技术顾问:孟昭臣、叶敏、马小明
文学顾问:碑林路人、麦兴平
签约作者
白登懿、清亦、山风、孙维维、南山一叶
克兰、山叟、周昭荣、熊中洋、耿振昌
陈宝文、邹晓峰、耿军良、伍昆山
黄家祥、李新华、兵相、刘云有、李荣钧
王小侠、枫叶红了
欢迎投稿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