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区大调解格局 夯实诉源治理基础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陈波 胡映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当前,做好诉源治理的关键在基层,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将各类调解资源下沉社区创业项目,基本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社区大调解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把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问题及时有效化解在社区,确保矛盾不上交,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效基层治理保障。

健全社区大调解组织机制,为社区调解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要加强社区调解工作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社区基层党组织为基础,发挥政法委统筹作用,汇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信访等部门力量,组建社区大调解工作专班,为村(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供坚强保障,推动构建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良好格局。二是要强化综合调解多元联动机制。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调解中的协同作用,协调好社区网格、司法机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各类资源,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加强各方力量联动,形成遍布城乡社区的便民调解网络,为进一步增强矛盾纠纷化解实际效果提供可靠保障。三是要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平台建设。要依托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站、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等组织,建立城乡社区大调解平台,整合矛盾排查、纠纷隐患、调解介入、法律援助、信访接待等相关职能,切实打通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的“神经末梢”,让诉源治理延伸至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最前沿。

壮大社区调解力量,不断提升城乡社区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社区调解员队伍的整体规模和专业素养对于矛盾纠纷是否能顺利化解具有重要作用,一支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社区调解专业队伍,对于加速纠纷化解进程、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推动“无讼”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壮大社区调解力量,一是要切实加强城乡社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确保城乡社区网格人民调解员全覆盖,推动实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城乡社区全覆盖,深入开展地域、领域调解品牌创建,充分彰显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引导各类调解力量有序下沉至城乡社区。要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部署要求落实落地,发挥各主管部门积极作用,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有序引导至城乡社区,不断强化城乡社区调解队伍的综合实力和专业水平。三是要培育社区自身调解力量。要挖掘社区内调解资源,以社区网格员以及社区内的党员、退役军人、退休公职人员、各领域的社会贤达、热心群众等为主体,组建社区“调解智囊”团队,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类专业调解力量提供有效补充,着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的工作格局,打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调解程序,促进城乡社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高效高质。优化调解程序是推动基层矛盾纠纷高效化解的重要举措。对调解程序的精细化设计、精准化对接,能够提高调解质效,提升城乡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满意度。优化调解程序,一是要注重调解前研判,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要充分发挥网格员、社区干部信息触手作用,积极收集各类矛盾纠纷、隐患信息,加强社区与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沟通、协作,周期性排查、研判矛盾纠纷及隐患,形成排调结合、注重研判的纠纷排查预警机制,最大限度使矛盾纠纷不激化不积累。二是要优化矛盾调解流程,提高社区调解效率。要围绕矛盾类型、调解主体、调解方式、调解时限、衔接程序、监督机制等制定社区大调解流程表,进一步提高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规范化水平和调解效率,确保基层矛盾纠纷在社区得到高效高质化解。三是要完善“公调对接”“诉调联动”等机制。要加强城乡社区调解室与社区警务室的对接配合,创新就近就地调解工作模式,对于经派出所出警处置、事态已经得到控制、不会再引发“民转刑”的民事纠纷,可以按照管辖规定就近书面移交当地城乡社区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实现人民公安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效衔接。司法机关要加强联动,矛盾纠纷由社区调解组织先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上报、逐级解决。通过在社区设立“巡回审判点”“巡回调解点”“法律服务站”等方式,就地开展审判和调解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社区。四是要加强司法确认在社区大调解中的运用,提高社区调解的法治化水平,维护法律权威。在调解立案时引导当事人适用“调解+司法确认”方式,鼓励当事人通过司法确认来巩固调解成果,真正实现案结事了。要借助数字治理技术进一步完善司法确认程序,探索“一站式”办理司法确认便捷通道机制,将当事人办理调解登记、参与调解、签署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和领取法律文书等活动纳入受理纠纷的社区大调解机构内进行,形成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模式,促进矛盾纠纷高效便捷化解。

此外,各地还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掘社区大调解纠纷化解机制的优势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鼓励和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成本较低、对抗性弱、利于修复关系的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树立“国家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的现代纠纷解决理念,以高质量社区调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 西部法制报

一审 / 贝贝

二审 / 张群

三审 / 乔国华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