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道
张天一&董喜春
我和董喜春1983年一同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专业(现在的视觉传达专业),大学同窗四年,因个性投契,绘画基础相似,彼此相互欣赏。80年代装潢专业较偏重基础课教育,绘画基础课教学占50%以上,所以大家都很喜欢绘画。那个年代国家刚实行改革开放,人们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记得最初接触到一些国外现代派绘画艺术的书籍时,就常常把看到和学到的绘画技法和理念用在专业设计课的作业上,在这些作业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马蒂斯、毕加索、莫迪利阿尼、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等艺术家作品的风格。
今天我仍然从事着设计专业,继续延续着青年时期的梦想,闲暇之余也搞点创作,不为别的,只为能真切的表达自己的心境。董喜春却弃专业从事了绘画的道路,这一路走下来就是三十多年的光景,我虽然探明不了他为什么选择绘画道路,但从他的画作里我看到了他专注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这些对艺术家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董喜春调回鲁美,多年未见又重逢,喜悦溢于言表,由于工作在一个学院,我们有了更多时间接触,品茗叙旧,听雨谈心,忆年少时的轻狂,谈中年期的自在,偶尔也会畅谈艺术,没有疆界、没有目的性的畅所欲言,从中逐渐梳理出董喜春这些年的创作心路,进一步感受了他平和心态下的旺盛的创作激情。在征得董喜春的同意,我把近段时间我们的谈话内容整理出来,形成此文。
以下对话中我(张天一)简称天一,董喜春简称老董。
天一:时间过得真是快,转眼毕业快30年了,当年的同学也都步入中年,有的继续着自己的专业,有的建立了自己的广告设计公司,更多的都在从事着教育工作,比如你和我现在都在大学任职,业余时间搞点创作。这些年你所进行的水彩画研究和创作在我们同学当中也是走向绘画道路比较成功的一位,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的。谈到绘画我就想起当年我们刚上学那会儿,你的色彩静物作业有一张是以点彩风格画的,后来在人物变化课的作业又以立体派风格完成。但今天看你的作品已找不到那时的影子了。
老董:是啊,岁月匆匆,我们已步入中年。当年的我们可都是热血青年啊,每一天都会有些新奇的想法,尤其是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又赶上85思潮,思想非常活跃,总想能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你说的那张点彩画和人物变化的作业就是受到现代艺术的熏染完成的,今天看来很幼稚了,但当时毕竟年轻敢想敢做。记得快毕业那会儿每天都在忙活,经常把自己不善表达的话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用笔记录下来。那时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挂历上把很有感触的这一天画上红圈,然后撕下来粘在画布上,再画上一个阴影,然后标上“某年某月某日某事”,记录在我身上或身边发生的一些只有自己知道或感悟的事情,记得那时这样形式的画画了有20多张吧。
天一:记不记得要毕业那会我们曾约定办一个展览,每人拿20幅作品,结果被其他事情耽误了没有办成,很是遗憾。现在你的那些作品还保留着吧?
老董:记得,当初办展览的想法还是你提出的。那些画经过几次搬家给弄丢了。因为觉得不是很成熟,也没有刻意的保存。
异涂系列之一 2018年
2018年展于鲁美美术馆《异涂——张天一作品展》
天一:可惜啊!其实你所认为的不成熟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实际上艺术上的成熟意味着结束。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实验都不能说是完全成熟的,成熟是一种努力的期待,不成熟的东西恰恰能让人看到锐意和鲜活的情绪。应该好好保留才是。我们都有相似之处,我的一些作品命运也是未卜,不过今天我还努力着实践着,这段时间你也看到了我实践的一些作品。
老董:是的,你的这些实践性的作品很具有现代艺术的样式,很有意味。今后在这方面我也会多尝试。刚才提到的现代艺术样式,比如你提到的点彩的方法,其实在我现在的一些作品里也一直在用,只不过这种方法对我来说已经变化成表现技巧了,更多的是用于塑造形象上,而不是单独作为表现形式的存在。你也看到了,在我的一些作品里笔触非常细小,有的作品几乎感觉不到点彩的存在,但它们确实存在着。学生时代是受印象派影响,后期是从蛋彩画中汲取了很多技法营养,只是我一直保持着用传统的透明水彩来作画而已。
异涂系列之一2018年
2018年展于鲁美美术馆《异涂——张天一作品展》
天一:在你稍早一些的作品中还能清晰的看到笔触的运用,比如《大山里玉米香》、《红杏枝下春意闹》等作品就能看到干湿结合和点彩笔触在作品中的运用,笔触越来越小,表现上却越来越写实了,在表现技法上有种回归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水彩画的细腻表达程度,很有意境和回味。
今天的艺术教育说来有点像“围城”,城外的想进来,城里的想出去,很多学院派的艺术家也都在向新传统看齐(现在出现一种现象:当出现新的艺术样式时很快就会出现翻版而成为一种新的传统),从现当代艺术中汲取营养,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创新。而你却不同,你似乎还在延续着以前学院派的教育模式,追求着一种扎实的基本功和完善的表达技巧,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你一路能坚持的走下去呢?
老董:鲁美本身就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传统,我们上学时就有像宋惠民、许荣初、赵大均、王盛烈等一些走在艺术前沿的老前辈,80年代初又有像韦尔申、李宝泉、胡建成、刘仁杰、王岩等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他们无论在基本功还是在创作上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他们是我的榜样和力量。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典型的学院教育模式的成效。从他们今天所从事的各自研究方向中还可以窥探到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力,我个人认为,这都跟早期的学院训练是分不开的。就像放风筝,不管风筝飞的多远多高,总有一根主线在牵引着它,这根主线就是基本功,就是传统。当然对于传统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就我个人而言,一直在寻求着一种传统的古典艺术与现当代艺术相结合的样式,当下已经是多元并存的时代,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归 纸本水彩 149cm×122cm 2009年
水彩作品《归》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天一:1999年全国美展获得铜奖的作品《归》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你对天空的处理非常有味道,色彩有变化,但过度又很微妙,仔细看时暖色调子中又有冷色的成份。我们都知道水彩的材料特性,想画的既透明又赋予变化是要有一定技巧性的。据我了解,通常的办法是沉淀法,利用纸的纹理和颜料的特性达到一种效果,但这种效果有一个特点就是水彩韵味很强,透明度却不能达到丰富的变化,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老董:这些年创作有个习惯,就是要求自己每一张创作都要有所突破,要么在技法上,要么在构图上,要么在构思上。在《归》的创作上,我的想法是要主观意象些,所以最初对远处的山坡用一些很饱和的暖色块叠加,天空用了冷灰色处理,画面显然没有统一在一个调子里,在此基础上我又铺了一遍橙黄色想协调下画面,结果画面显得灰暗不透明,怎么办,接下来只有洗掉再画。你是知道的人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水彩想全部洗掉、洗干净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不能破坏纸面的基础上,我用羊毛板刷仔细且反复清洗,又反复罩色,这样的过程进行了7、8遍吧。最后定稿的画面既保持了水彩的透明性又不失厚重感。之后的一些创作也都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这种对失败的纠正逐渐转化成我创作中独有的特殊表现方法。其实对于水彩技法,在最初创作水彩画时,并没有很深刻的研究,只是用水彩工具材料去画,画的多了,体会也就增加了,再加上学校开设了水彩专业,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和创作规律才能达到解惑的目的,所以对水彩画进行了潜心研究,在反复实践和磨炼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可以说技法和技术构成的技巧因素是艺术表现语言的一个方面,你要把思想、情感和观念在画作中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技巧支持是传递不出作品的灵魂所在。其实写实、抽象、意象等绘画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技巧,能把要表述的语言、形象顺畅的表达出来,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我很反对唯技术而技术的一种样式,过于熟练而高超的技术容易让人们只观其表面而止于深层的思考,因而失去对艺术本质的认同。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行为,技巧是创造活动的一部分,任何一个成熟的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技巧。英国美学理论家哈罗德·奥斯本编著的《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与技巧》一书充分论证说明了此观点。
存在之走过(草图) 纸本水彩 55×75cm 2014年
天一:这本书着重说明从语义信息的传统样式向符号信息的现代样式(从文学化叙事退回到本体语言)的艺术表现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显然已经是今天学院教育的传统,教育也要随时代与时俱进吗!不过你作品的样式看起来还很传统,如果从语义特征方面来看又具有现当代意味,这是不是说明,一方面你对学院教育怀有很深的情结,似乎从骨子里不想丢弃;另一方面又在追求着自己的表达方式,诠释着艺术的本质。可以说你在循序渐进由知性向创造性过渡的实践活动中已经表达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老董:是的,这正是我所追求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的作品中能清晰的体会到学院情结的一种意向。
天一:你的作品在表现内涵上有一种“静”的感觉,我完全能够感受得到你在创作时的状态,如果用“场”的概念来描述的话,你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场域。当然这个场域不是由社会群体所构成,而是由你这个单一的创作空间所构成。你在这个空间里表达着静谧和空旷、孤独和信念。这个空间时而狭小,时而宽广,在这个场域里你不用顾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各种权利的威严性,你只需要在自己的“场”中进行着自己的学术研究活动,在自我认识、自我理解和自我转换的空间中创作。
老董:我很喜欢王国维总结的关于人生三个境界的描绘:“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和“蓦然回首”的顿悟。我很喜欢独处,喜欢在静谧的夜晚喝着苦茶,时而思考、时而放空,享受着这孤独的滋味。正如你所说,我的创作状态存在着自己的场域,这个场域安静而平和,不受外界的纷繁干扰。其实我也渴望与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交集,在我了解这个世界的同时也让这个世界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我希望我们生存的世界和谐、平等和自由,人们每一天都能快乐无忧的生活,有时会事与愿违,有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逐渐的我学会了用创作来缓解自己,可能是太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了,错过了很多风景。其实我并不是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类型的人,只是社交上少了一些应酬,傻傻的在自己认同的的艺术天地里忘我的劳作与耕耘着。
存在之徒 纸本水彩 83cm×105cm 2018年
天一:观你的一些作品,可以确定一点的是,你是一位勤奋的践行者,你的力量不仅来自你的热情和意志,而且来自你的学识和思索,你的作品很耐人寻味。
老董:过奖了,与其说我是一个勤奋的践行者,不如说是一个思考的记录者。在这个全球资本一体化的时代,作为艺术家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还要有公民责任心和艺术良知。客观的把深有感触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再经过主观的艺术加工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这是我一直追寻的艺术道路。我每天都在你所说的“场”中思考和记录着,把我的个人感受客观的表述出来,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希望做一个艺术在场者,把一个艺术家的态度和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再把当下的一些艺术观念融入到我的作品当中,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艺术家在作品当中作为主体精神的价值体现吧!
存在之断面 纸本水彩 75×55cm 2014年
天一:从你的作品中能看出这样一些端倪。在你的一些作品中对各种物象的描绘是否都带有主观意味和象征意义?比如画面中对机车、工厂、羊等的描绘人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可以看出你所表述的语义特点非常含蓄,当然但凡含蓄的语义传达的信息量都是饱满的,它带给人们的想象空间也自然是丰富的,就如超现实主义画家们的作品。
老董:是的,最初创作“存在”系列作品时,就想区别于之前的“乡情”系列作品的创作模式,不想再直白和感性的表达画面。“存在”系列作品保留了已形成的写实风格,加强了作品符号化的语言,增加了抽象意味。作品多了双关语义的表述。
存在NO·38 110cm×80cm 2014年
天一:在我看来,艺术作品不仅会反映出客体的外部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主体的内心世界。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阅历、修养决定着作品不同的解读方式,艺术家所描绘的对象和艺术家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会充分的体现出艺术家本人的内心世界,包括主观的和心理上的。由此看来,艺术作品是用审美的方式评价和映射出社会问题和社会理想的。
在你的作品中也看到了这种表现,你用了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种智慧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境遇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画面,你把一些零散的记忆组合起来,没有逻辑似乎又合乎逻辑的组织起来,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你内在的一种同情、怜惜的矛盾心理状态和止于内心的呐喊。
老董:其实我在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完成着自己与世界的对话,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物象可以看做是我的灵魂在现实中的思考。有些作品的画面虽然有些忧郁,但揭示的存在意义内涵深远。我在“存在”系列作品中一直强调画面内在的节奏感和秩序感,目的是想揭示一种游走在传统与现当代间强烈的述求愿望。这部分作品不仅传达了我的个人感受,也传递出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
存在NO·37 纸本水彩 57cm×76cm 2016年
天一:在你的“存在”系列作品中,那些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工厂也好,蒸汽机也罢,都将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你把这些即将逝去的曾经记载着一个时代工业文明进步的产物放在你的作品中尽情的描绘,必定有你的理由,借物抒情有所指涉吧!
老董:“存在”系列作品是从2008年开始确立创作意向的,这也是从之前的“风情”系列作品过渡转型的开始,至于选择工业化题材那是自己童年记忆里尤为深刻的印记,一直想把这种几乎褪色的记忆用形式语言来表述出来。你是知道的,我在铁西区出生和成长,直到鲁美毕业参加了工作才离开这里。可以说自己是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总想能用自己的方式叙述这段历史。那些工业遗产是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符号。今天的铁西区已完全改头换面,涣然一新。人们已无法从现在的城市改造建设中找到过去工业发展的影子,对这种变化,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们才能依稀记得吧。我创作的这些工业题材的作品,可以看做是对那个年代人们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种追忆与反思吧!
存在之物欲 纸本水彩 49.5cm×64.5cm 2016年
天一:沈阳的城市化改造有些太快太突然,当时可能没有想到工业文化会是一个城市的符号吧,北京就留下了首钢和798等文化区。
之前提到过,在你的作品中每一个形象都可能是一种象征的符号,能具体的谈谈吗?尤其是“羊”的形象,这些符号化的物象在作品中的意义又是怎样的?
老董:“存在”是一个过去时和当下时,我对已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物都比较关注,我在画我自己世界里发生的故事,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那就更有意义了。
我们都知道,世界万物的生存都有它的关联性和延续性,如果能把不同的片段、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物象相结合,链接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而画面又具有双重语义特点,不仅含蓄的表述出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还能增加阅读者的思考空间,延续画面以外的可读性,对这样的创作模式我一直在实践着。
其实写实绘画要进入到现当代艺术的语境,一方面要在表现上具有抽象意味,另一方面就是要有超经验的想象情趣。
关于“羊”的符号化形象的介入,首先是想让创作的画面更丰富、更丰满,充满生命的气息,其次是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性。概括了一下至少有三种象征:人类在创造工业文明时缺少对生命延续的自身关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集体无意识的生存状态;作为创作主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惑与无奈。羊在“存在”系列作品中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密切程度。如果说在传统的美学观念中艺术作品还包含着道德因素,那么它就是善和美的表征。所以,我在作品中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个人精神生活的一种思考。在画面构成上注重物象的象征性及所带来的双重语义特点,在形态与样式上追求一种现当代艺术意识和沉思后的艺术表现。
存在之36·走过 纸本水彩 133×152cm 2014年
2014年11月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银奖
天一:是的,艺术在于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在于创作出独特的语言,没有这些,艺术就缺少了交流互动的功能。我们只有凝定在艺术家具有符号化特征的艺术语言当中,艺术作品才有可能成为观赏上的愉悦,我们才能理解艺术家对现实现象的一种诠释。
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你的水彩作品《存在之36·走过》获得了银奖,这幅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水彩写实技法的超脱与功力,不仅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认同与赞誉,作为老同学也倍感到欣慰和自豪!能阐述一下创作此画的意义吗?
老董:用我之前写过的论文中的一段话概括一下:“创作《存在之36·走过》是对城市工业化发展曾经辉煌的怀恋和对共和国建设者的一种尊重与怀念,也是为了揭示工业革命的发展在人类曾经走过的历史进程中给世界文明带来的进步与反思。它所表述的是一种曾经感受过的历史和表达着一种创造与奉献精神的文化和作为知识分子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这就是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正如英国美学家H·里德所说:“艺术创作的价值是三种价值的总和,即形式价值、心理价值和哲理价值”。自己更倾向于艺术表现的哲理性价值。
存在之读者 纸本水彩 49.5cm×64.5cm 2016年
天一:今天很多人都很浮躁,这同社会环境有关。人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大而且快,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式阅读,图像式阅读模式已进入到我们生活当中。饮食快餐化,交通高速化,快节奏的韵律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所接受。各种艺术门类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这些好像并没有对你产生多大的影响,是什么支撑你能安静的继续从事着你的绘画事业,认真的履行着教师的本份呢?
老董: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不善言辞又直率的人,生活中不苟言笑,思想保守,喜欢安静的坐在家里看书绘画,可能是社交能力有限吧,来自外界的干扰不多,所以才能固守着自己的天地恣意忘形的画画。
当年选择教师行业的时候,就告诫过自己:尊重自己的教育事业、严守师德、严谨教学。30来年的教师生涯,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守则。为人师表,做人的品格一定要大,这样学生在你身上看到的是向上的东西,学生学到的不仅有知识,还有做人的准则。
存在·途 纸本水彩 103cm×74.5cm 2016年
天一:这次鲁美继续教育学院办的写实水彩研习班,作为主讲教师,你让我们又一次深刻了解了你对艺术的执着和为人的耐心宽厚。之前只知道你是一个沉醉于自己艺术天地里的人,没想到当你与同学们探讨艺术的时候,你会如此热情洋溢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潜心研究的绘画技法,并亲自示范,亲身参与学员的创作,让学员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这忘我的精神着实让我们感动。由于学校和你的努力,学员的成绩也是往期最佳。在第五届辽宁水彩·粉画作品展中,学员取得了金奖和铜奖的荣誉,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希望之后的水彩写生和师生展览能顺利圆满完成!
老董:首先感谢你和继续教育学院对我的信任,让我担当如此重任。其实我一直把这次研修看做是一次学术上的交流,虽然有的学员是第一次接触水彩画,有的甚至是零绘画基础,但他们的执着和对艺术的热情感染着我。我喜欢这样的学习和教学的氛围,相互间能坦诚交流。能系统的把我这么多年总结的绘画经验传授给他们,引导他们步入艺术的殿堂,也是我做为教师的本份。对于学员们获得的奖项,那与他们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做为教师,我骄傲、我自豪,为他们鼓掌!相信接下来的水彩写生和师生汇报展一定会圆满成功的!
以上是和老董几次交谈后的汇总,我们的谈话天马行空,内容涉猎广泛,我只是把有意义的部分,涉及到老董水彩创作上的一些内容加工整理出来。我和许多人一样都在进行着艺术创作实践,但却对水性材料水彩这一部分了解甚少,老董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让我对艺术实践、创作技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其实,我对他的创作经历一直都很感兴趣,尤其是他的“存在”系列作品,在几年的时间里,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能创作四、五十幅,这让我着实惊讶和感叹。每次看到他的新作,都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却一直未能实现。这次受贵编辑部之邀,才粗略形成此文。
与老董的对话仍在进行!
董喜春
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教授
著名水彩画家
张天一
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