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理论、方法与案例》于今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近十年来主要学术工作的总结和汇报,感谢一路上对我殷殷关切的诸位师友,感谢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省级一流学科经费资助。

特别感谢我的博士导师裴新宁教授,是她引领我走入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的学术殿堂,是她为我树立了终身以此为志业的榜样。

特此转载裴老师为本书所作的序,以致敬,以自勉。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制约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今天已无法绕过,也无法淡视。

然而,教学设计毕竟是一项专业性强、复杂性高的学术活动,这项工作在教师层面的推进可谓道阻且长,难就难在要帮助教师将教学设计从作为一种基于个人和局部经验的工作,转化为基于理论和研究的专业实践。实现这样的转变,至少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有共享的知识库,比如关于教学设计的概念、结构、规范、理论、价值、方法、工具等的学术体系,二是需要通过适当的途径机制将这套学术体系作为教师专业知识进行传播、创造和发展,逐步形成共享的“教师作为设计者”的专业文化。这两项工程都需要极大的学术投入和多方的协同共建。

今天,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相比过去已经有了较大提升,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的专业意识已然觉醒,将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落实于自己的日常实践之中已成为教师的热切追求。然而,理念付之于实践的道路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却充满了挑战:身处纷繁复杂的学校实践境脉之中的教师发现,仅靠在传统培训活动中所习得的程式化的教学设计模式与去情境化的教学设计知识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实教学问题。与此同时,在学界,将教学设计的功力寄托于技术的智能化或者对部分教育特征“计算”的科学化,似乎成为时下的一股新风气。然而,面对教育场景中真实问题和整体运作的教育过程的时候,究竟为教师行动选择何种变量、使用何种类型以及数量的数据,则更多地靠人为设定,在缺乏对基本理论和机制问题深耕的情况下,这种试图追求“设计的科学化”的计算式“设计”不可避免地着上了更多主观猜测的色彩。

因此,还是需要回到一些基本问题。诸如教师知识、能力以及教学设计能力结构等,需要弄清楚它们的内涵和机制。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充分探索,关于教师知识和能力似乎已经不再是未知和难题,国内外关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也有了不少的著述。然而,当这些成果真正进入专属于实践者教师的那片“低洼的湿地”(舍恩语)时,却依然面临着“深陷泥潭”的危险。

行则将至。研究者需要采取更为坚实、更为根本的研究路径。本书作者便是。作者带着对教学设计知识的认识论追问,层层探寻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什么?来自何处又缘何而来?何以发生又如何发展?以求深度刻画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之知”之存在的图景。伴随着这一探索,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案例,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结构、机制和发展过程给出了详描。

营造理论与实践互惠、教师与研究者共赢的良性生态,是我们长期面临的挑战。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解决方案。从书中的字里行间读得出作者的关怀和愿景:研究者与教师不再分处各自的世界之中,实践境脉中的教学设计问题成为他们视域融合的焦点,也成为凝聚和维系“研究者—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生态活力之源。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_教学能力教师设计是指_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概念

作者将本书视为一份邀约——通过梳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索适用于真实境脉的研究方法以及分享自己的研究发现,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投身这一问题域,与广大教师携手,营造更加多元和更具活力的“研究—实践”共同体。

很荣幸我第一个得到了这份邀约,眼前浮现一片新前景,尽管我在教学设计研究的道路上已经走了一些年。

刘新阳是我作为学习科学研究方向合作导师的第一位毕业博士,也是我的优秀合作同事。他学术功底扎实,又勤奋求索,有着敏锐和细腻的学术洞察力。学习科学作为研究教育场景中真实性问题的综合性视角,不求固定程式,但需不断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研究者在问题导向下潜入现象“底部”,在摸索中确立研究域界和创建论证逻辑,常常需要调用并统筹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编制出针对新研究的系统性方法。刘新阳的著作为研究我国教师专业能力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途径,作出了精致的学术性建构和颇具说服力的回答,为学习科学和教学设计这两个学术领域贡献了高质量的、富有推进力的研究。

裴新宁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二零二一年元月

附:目录

教学能力教师设计是指_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概念_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

后记

2012年的秋天,漫步在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片的睡莲以及两岸挺拔水杉的倒影,感受着空气中日渐弥漫开来的隐隐桂花香,我竟然有些恍惚——经历了工作的“七年之痒”,我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更重要的是,由此我踏上了值得为之探求终身的学术道路。

“当老师”是我儿时的理想,那时我心目中未来的自己,就是小学讲台上那位为了讲清楚地球与月球的关系拿着月球模型一边“自转”一边绕着讲桌上的地球仪转的那位自然课老师,我似乎天生享受把一件事情给别人讲明白所带来的成就感。2005年硕士毕业后我成为了大学老师,似乎实现了儿时的理想,我除了仍然非常单纯地享受上述成就感之外,开始对教学的规律与学习的机制产生了兴趣。在我的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之外,我还涉猎过心理学、教育学及教学论等领域,但依旧感觉两眼茫茫,找不到方向。大约是在2010年的春天,我读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高文老师、裴新宁老师、郑太年老师等人的文章,了解到“学习科学”这样一个以跨学科的多元视野聚焦“人是如何学习的”问题的领域,突然有了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学习科学对真实境脉中人类学习机制的关切、对设计与技术之作用的重视,与我已有的教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积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我对学习科学的求索之路由此展开。

彼时的我,有的仅是一腔热情、几年求索,并无任何“成果”。感谢裴新宁老师的知遇之恩,使我有幸进入中国学习科学研究的重镇——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开启真正意义的学术工作生涯。

裴老师在我心中是一个传奇。她有着十二年的中学化学教师经历,年纪轻轻就摘得省级教学比赛桂冠,然后华丽转身,由优秀的实践者转变为杰出的研究者。认真与执著是她传奇般履历的最佳注脚,对学习科学的认同与热爱是她一路走来的不竭动力。

裴老师的引路人是高文老师。高文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的创始人,更是这个团队的精神领袖。90年代末,已经在苏俄教育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的高文老师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及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引介国内,并率先展开了扎根中国课程与教学变革境脉的学习科学研究。2014年3月,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当高文老师作完主旨报告,她对接下来作报告的裴老师说了句:“Xinning,it’s your turn!”我从中听出了薪火相传的深长意味。岂止是裴老师,高文老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者,他们已是今天国内学习科学领域的中坚;岂止是创建了一个团队,高文老师的人格魅力及其言传身教塑造了这个团队特色鲜明的学术文化品格并日益传承光大。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学习共同体”,2014年10月,高文老师70寿辰,弟子们编辑制作了一本纪念画册,题名为“永远的学习者”,这是高文老师的真实写照,更是她所创建的这个团队的精神内核。作为这个团队的“第三代”,我也深为这种文化所浸润:在学术工作中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自说自话”,而是秉持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心怀敬畏地不懈探索。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概念_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_教学能力教师设计是指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我“入门”以来所做工作的体现,以我的博士论文研究为基础,也纳入了博士毕业后至今的一些相关工作。之所以选择教师研究这样一个主题,有儿时理想的潜移默化,也有自己同时作为教师及教师培养者的现实需求,但更为直接与强烈的源动力,可能是我近年来走进中小学课堂与中小学教师交往过程中的真切感受。

最初吸引我走进课堂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是对于“打开黑箱”的渴望。课堂是最普遍、最典型的学习场景,课堂同时也是最为密集和复杂的人际交往场合,要弄清楚日复一日的课堂上究竟发生着什么,其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走进真实的、丰富的、复杂的课堂,对于此前一直“隔靴搔痒”地围绕理论和模式兜圈子的我来说,极具吸引力。出乎意料的是,进入课堂之后,我的困惑不减反增。一方面我看到了课程内容、教师理念及教学条件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我也深刻感受到授受式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文化依然如故。是教师能力不足或缺少培训吗?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帮助呢?作为研究者能够给教师提供怎样的帮助?难道只能是继续向他们兜售那些我自己都觉得“隔靴搔痒”的理论与模式吗?

随着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与接触教师,我越发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辛勤付出心生敬佩,也越发对他们的苦恼与困惑感同身受。一位有着近30年教龄、对教学工作满怀热忱的初中教师曾对我说:“上科学课我总有一个纠结,很希望让孩子发现学习,但是课时太紧张……我们现在40分钟时间,又要指导,又要让孩子做,当中还要探索、发现,还要组织孩子们讨论……”

究竟是什么导致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呢?

在这一问题的驱使下,我将研究工作聚焦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试图探究在真实的教学境脉中,教师凭借什么以及如何开展教学实践。为了充分地了解教师的所知、所思、所为与所惑,我开展了大量的课堂观察与深度访谈,也“卧底”过各类教研活动。田野中的奔波及大量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是对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挑战,我充分体验到了质性研究“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的特征,我不仅练就了连续几节课稳定手持(为了追踪方便)摄像机的“硬功夫”,更被田野之中的真实与丰富所折服,逐渐将深入和细致的质性研究确立为自己的方法论取向。随着研究的推进,透过纷繁的数据,我逐渐认识到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他们普遍具备并认同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所倡导的先进教学理念,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却缺少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从而困囿于“眼高手低”的境地。这样的研究发现使我对教师的境遇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作为研究者所肩负的责任。虽然在学理上教师已经被“赋权”为教学设计实践共同体的重要一员,但在现实中仍然亟待为其“赋能”,方能打通落实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最后一公里”。

正如绪论中所言,我把这本书视为向学术同行发起的邀约,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实践境脉中的教师,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学者走进学校与教师共同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问题,希望在学校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教与学的理论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彼此滋养、共同成长。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将是我今后持续努力的方向。虽然我才刚刚上路,也深知道阻且长,但我的心中充满了力量,赋予我力量的,是太多太多让我心怀感恩的人。感谢在学术道路上关怀与引领我的诸位恩师。感谢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给予我鼓励和支持的领导与同事。感谢研究工作中与我紧密合作的可敬、可爱的老师们。感谢爱人在写作过程中对我的督促与支持,感谢家人的脉脉温情。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编辑与出版工作中,更是凝结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琪老师及其同事们的智慧与汗水。研究生刘玉、宋美倩协助完成了书稿的校对工作。在此一并深致谢忱!

限于本人的学识与能力,书中恐有疏失与偏误,还望读者不吝赐教。

刘新阳

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

于泉城济南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