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全日制用工合规细节

本篇导读:

1、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一般按照工资薪金申报个税。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3、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工资支付必须遵守当地有关的规定。时薪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4、非全日制用工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5、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的服务对象,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多家用人单位。

6、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也可以签订书面合同。

7、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可随时终止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企业无需支付经济赔偿。

8、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形要注意与无雇佣关系的独立劳务情形相区分。

一、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

我国劳动合同法界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注意以下两种情况,不构成非全日制用工关系:

1、在同一单位中,如果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但每周累计工作时间超过24小时的,将构成一般劳动关系,而不是非全日制用工关系;

2、如果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4小时,即使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也将构成一般的劳动关系,而不是非全日制用工关系。

二、非全日制用工要签劳动合同吗?

1、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也可以签订书面合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合同,都属于劳动合同。

2、根据法律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的服务对象,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多家用人单位。

三、如果没签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四、非全日制用工需要缴纳工伤保险费吗?

1、非全日制用工需要缴纳工伤保险。

2、非全日制用工虽然工作时间相对较少,但用人单位组织劳动,享有劳动支配权,因而有义务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

3、但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仍然需要为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非全日制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待遇水平与缴费水平相挂钩的原则,享受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否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要参考本省的具体规定。

是否需要缴纳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和条例:

1、《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实施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职工(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3、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五、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下,员工取得的劳动收入,应该怎么征税?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一般按照工资薪金申报个税。

工资支付方式为持续性的、定期的支付。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工资支付必须遵守当地有关的规定。税率表见下图。

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_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_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六、非全日制用工要注意什么?

除了前面已经提及的计酬方式、合同形式以及允许建立多重劳动关系等特点之外,企业在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