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上高级职称后,是否可以一劳永逸、不求进取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实施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动态评聘机制,对专业人员的另类“躺平”说不!
温州是一座充满改革活力的城市。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于当年11月1日实行;2018年1月,浙江省人社厅、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下发《关于加强文化和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控的通知》(浙人社发【2018】11号)。在此之前,温州市就开始探索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动态评聘机制。
创新职称评价机制、实施职称动态评聘的背景,是为解决事业单位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不完善、职称评聘不科学、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监管制度不健全,以及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2014年底,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文化馆、瓯剧艺术研究院、艺研院等5家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机制管理改革试点,2016年所有局属事业单位都启动了这项改革,积极实施和探索文化事业单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考核竞聘、绩效分配等人事制度。对用人主体责任不到位,竞争择优、能上能下机制未建立的单位,从严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不予上调最高岗位等级。
在温州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推动,包括市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探索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办法,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细化评聘条件、规范评聘程序,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作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此项工作列入温州文化和旅游领域的重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温州市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动态评聘工作全面推进,成效显著。2017年7月,温州市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团队被评为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
建立公平竞争、能上能下的专业技术职称动态评聘机制,难点不在于“能上”,而在于“能下”。根据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结果,对部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按规定进行调整,正高四级可能下调为副高五级,副高可以聘在正高四级的岗位上吗?可以啊,先进行岗位竞聘,取得正高的岗位空缺名额,再参加职称申报评审,评上就聘在正高四级的岗位。考核结果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工资、绩效考核奖的发放。动态评聘、能上能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尤其是改革之初难度显而易见,温州市文化主管部门选择了迎难而上。
专业技术职称动态评聘,与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员利益密切相关。要落到实处,在具体执行层面,对于文化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的管理班子来说,也是个挺大的挑战,必须要把考核评价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用心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接受考核评价;如果在公开竞聘中落选,也必须以平常心,理性地接受。
据我了解,温州市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员动态评聘以3年为一个周期,依据考核结果,根据馆里专业技术岗位的职数,谁的考核分数高,谁就聘到相对应的专业技术岗位上。 考核评价由几个方面构成:工作业绩60%、考勤情况10%、部室主任评议15%、馆班子评议15%。
高职低聘、下调聘任虽然只是个例,但每个聘期也确实都会出现。毕竟并不是每个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都能获得很有影响力的专业成果,甚至还有身体健康状况等客观方面的因素,因此往下调整了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岗级,是正常现象。但通过专业技术职称动态评聘,建立起良性的、竞争的工作机制,对所有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影响却是深远的。几年过去了,每位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员从内心里普遍接受,在工作中积极努力,谁也不甘落后,积极创新争先。温州市文化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朝气。
当然,专业技术人才动态评聘、能上能下,肯定有人会有失落感,会有人难过。动态评聘制度是刚性的,执行起来却可以有温度。对于低聘的专业人才,馆里主要领导第一时间的谈心谈话,真诚沟通,工作关怀,都会给人理解和力量。正高、副高职称专业人员在动态评聘中低聘的老同志,在正常履职的情况下,在退休前可以返聘回原来的岗位上,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这体现了制度执行中的善意与温情。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持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2021年初出台了温州市文化广电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课题(业务项目)申报与评价工作方案,每年开展研究课题(业务项目)申报与评价工作,引导公共文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应用对策研究和系统性专题创作,并作为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
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与职称动态评聘机制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为持续推进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奉献文化智慧;另一方面激励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快马加鞭,百尺竿头,多出文艺精品力作,多出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以机制创新、榜样示范,持续引领温州文化专业队伍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来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温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温州“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引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空间品质提升、品质文化共享;在2022年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评选中,温州市有多件作品入围,舞蹈《擂鼓声声迎归帆》荣获群星奖;温州市文化馆表演类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公益大联盟等探索实践,同样值得关注。
温州市公共文化领域骄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离不开公共文化专业人才的发现培养与评价机制。如何培养造就一批公共文化领域的领军人才,营造中青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榜样和引领作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温州市公共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动态评聘机制与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样板。
注册会员查看全部内容……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年会员只要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9200327